首页 > 健康快讯 > 正文
关于糖尿病与干眼症
2021-12-28 09:19:36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
  糖尿病是一种胰岛素产生不足或功能有限的慢性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年龄较年轻。
  我们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糖尿病晚期眼并发症有了更多的了解。糖尿病白内障会严重损害患者的视力。研究发现,糖尿病会在早期对眼前组织造成慢性损伤,如角膜上皮缺损和愈合不良,从而增加角膜炎的风险。
  角膜内皮受损、眼表菌群发生改变,都可增加眼部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角膜神经密度和敏感性的下降会导致角膜神经营养并发症。
  睑板腺功能障碍和泪液分泌减少会导致干眼等不适。近年来,它引起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早期患者常因角膜炎、干眼、术后眼部感染等原因寻求治疗,但并没有引起患者自身和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糖尿病合并干眼症的原因?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干眼症的发病率高达24.52%2型糖尿病是干眼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明显高于健康人群。
  角膜表面有一层叫泪膜的结构,可以改善眼睛的屈光系统。角膜是眼球屈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没有泪膜的角膜不光滑,看东西会变得模糊。
  当角膜有泪膜时,泪液可以填充角膜上的一些小划痕,使角膜光滑,视力更清晰。泪膜由泪液、脂质和粘蛋白组成。糖尿病患者的持续高血糖会影响眼表的结构。
  首先是泪腺的变化
  泪腺是一种反射性分泌腺,主要作用是反射性分泌泪液、冲洗和稀释刺激物。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会导致泪腺体积减少、质量下降、泪腺功能损害、泪腺分泌质量和数量下降;2 糖尿病患者角膜周围神经病变,角膜意识减退,眼睛瞬间减少,眼泪反射阻塞,也导致反射性眼泪分泌减少,眼表处于缺水状态;其次,糖尿病患者的眼睑腺变化,眼睑腺分泌的眼睑脂质层形成眼泪膜脂质层,一方面可以保持眼泪膜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眼泪过度蒸发,2型糖尿病患者眼睑腺严重缺乏,腺泡密度降低,腺泡增大,形状变化,导致病理性眼睑脂质沉积,眼睑脂质分泌显著减少,使眼泪脂质层变薄,眼泪蒸发过快。
  此外,2型糖尿病患者眼睑板腺开口脂质栓明显增多,容易反复发生眼睑边缘炎和眼睑腺炎,导致眼睑边缘过度角化、眼睑边缘肥厚、眼睑轻度外翻等异常,进一步阻碍眼睑脂排出,导致眼表缺油。
  泪膜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导致干眼症。
  糖尿病干眼症患者有哪些症状?
  患者的眼睛会有各种不适、异物感、眼红、烧灼感、干涩、畏光、流泪、视力波动或视力下降、视力持久等。
  糖尿病患者需要做哪些干眼症检查?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除了晶体、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外,眼表检查也非常重要。眼表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有无角结膜病变和泪液分泌异常。通常需要定量检测泪液分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脂质层厚度测量、眼睑腺红外成像评眼睑腺形状和功能等。如果患者反复嫉妒,眼痒并伴有眼睑边缘炎症,还需要进行眼表螨虫筛查。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在眼科手术后会出现干眼症?
  糖尿病患者由于各种眼病,如白内障、玻璃体出血、新血管青光眼等疾病改善了各种眼科手术,但在视力改善后,疾病控制会反复出现红眼、干眼、视力不适,相对而言,在非糖尿病患者中,这种情况的发病率较低。
  糖尿病患者在长期高血糖状态下,眼表长期处于缺水和缺油干眼状态,糖代谢障碍会导致角膜感觉神经疲劳,患者瞬时眼睛数量减少,手术后患者泪膜粘蛋白损伤,术后抗生素眼液、激素眼液使用也会进一步加重泪膜损伤。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眼科手术前,术后需要更加注意眼表健康,及时使用药物干预或干眼物理治疗。
  糖尿病干眼症患者应该接受哪些治疗?
  在完善各种干眼检查后,对干眼进行分类分级,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糖尿病患者,首先是控制血糖。在此基础上,可进行药物治疗,包括人工泪液、角膜营养修复剂、补充粘蛋白眼液;对于眼睑腺功能异常、眼睑脂肪阻塞的患者,应进行干眼物理治疗,包括定期热敷、雾化熏蒸、眼睑腺疏通、眼睑边缘清洁等PT脉冲激光治疗,改善睑板腺功能。
  干眼症是一种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此,要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引导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定期用药,注意眼部卫生。
  糖尿病患者能用激光治疗干眼症吗?安全吗?
  脉冲激光治疗可改善患者眼睑腺功能,首先通过神经刺激可缓解炎症疼痛和眼神经痛,刺激交感神经,刺激眼睑腺,促进眼睑腺分泌收缩,其次,激光热效应可加热眼睑腺眼睑脂,改变眼睑脂特性,融化眼睑脂,眼泪排出,激光抗炎作用可封闭眼睑新血管,减少眼睑血管,抑制蠕形螨,减少细菌。治疗后,可有效改善眼睑腺功能,消除眼睑腺管阻塞,防止腺泡萎缩,解决油分泌不足的问题。糖尿病患者可以在血糖稳定的基础上进行OPT脉冲激光治疗。
  专家介绍:
\
上一篇:血糖什么时候测量比较好?提醒:这3个时间段比较重要,别错了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