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的重点是探索急性疼痛转化为慢性病的原因。第一步是研究急性腰痛患者中某些基因的表达。
研究人员表示,在分析腰痛患者的基因时,他们观察到,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消失的人的基因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血细胞及其活性的变化似乎是最重要的因素,尤其是中性粒细胞。
研究人员认为结果出乎意料。抗炎药通常用于治疗腰痛,多年的证据表明,它们确实有助于缓解疼痛。但研究发现,抑制早期炎症反应可能会增加慢性疼痛发展的风险。
然后,研究人员开始进行一系列的老鼠实验,看看它是否真的有效。当背部受伤的老鼠服用传统的非甾体抗炎药时,尽管这些药物在短期内有效地缓解疼痛,但它们更有可能经历持续的长期疼痛。用盐水或不同镇痛剂治疗类似损伤的老鼠不太可能有慢性疼痛的迹象。

更具体地说,研究人员专注于所谓的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他们发现,直接阻断这些细胞的活性会导致动物试验中疼痛反应的持续时间是正常控制组长的10倍。
研究人员解释说,中性粒细胞在炎症早期占主导地位,为修复组织损伤奠定了基础。炎症是有原因的,干预似乎很危险。
最后,研究人员检查了英国50万人的真实医疗记录。调查惊人地发现,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或抗抑郁药的人相比,服用抗炎药治疗背痛的人在两到六年年后报告持续慢性疼痛。
最后,基于这项研究,研究人员不建议患者完全避免使用抗炎药。在许多情况下,类固醇和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种重要而有价值的治疗选择。
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将进行随机临床试验,比较抗炎药和其他镇痛药对慢性疼痛的长期作用。